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浙江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杭州市 区县地图 街道地图 乡镇地图(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共57个街道、109个镇、33个乡) 上城区(辖6个街道) 下城区(辖8个街道) 江干区(辖6个街道、4个镇) 拱墅区(辖6个街道、4个镇) 西湖区(辖6个街道、5个镇、2个乡) 高新区(滨江区)(辖3个街道) 萧山区(辖4个街道、22个镇) 余杭区(辖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富阳市(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 临安市(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 桐庐县(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 淳安县(辖11个镇、12个乡) 湍口镇,中国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下辖的一个镇。 辖区该镇辖有: 迎丰村、桐坑村、湍口村、凉溪村、三联村、塘秀村、塘溪源村、石室村、湍源村、洪岭村、雪山村、二联村、童家村。 湍口镇 - 乡镇介绍![]() 湍口在民国前称为八都。民国初期,建八社乡、昌南乡,也曾设过湍口镇。1950年,建董岭、湍口、岔口3个乡。1956年,3乡合并为湍口乡。1958年,与洪岭乡、赤石乡合并为国庆公社。1960年,与河桥合并为昌南公社,湍口设管理区。1962年,恢复湍口公社。1964年,原岔口乡辖区建岔口公社。1969年,湍口、岔口再度合并为湍口公社。1984年,改为乡建制。1993年1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设镇。湍口四周八山环抱,境内峰峦叠翠,景色迷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湍溪、沈溪、塘溪、凉溪四溪水流的汇集处,素有“四水落明堂”的美称,因溪水湍急故名湍口。 湍口镇有温泉、钨矿、大理石、花岗石矿,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农业粮、林并举,有山核桃、萸肉、木材、茶叶、蚕茧、竹笋等经济特产,是市山核桃、萸肉重要产地之一。镇村企业有搪瓷、饮料食品、建材、装潢、小料加工等20余家。境内医疗、经济价值很高的湍口温泉,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关注。以温泉为原料的湍口啤酒厂生产的矿泉啤酒,1994年11月在中国食品及食品包装技术博览会上获优秀奖,在中国国际家用精品博览会上获金质奖。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原因,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镇财政非常薄弱,无法为新农村建设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的快速发展。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山核桃、毛竹、药材为本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3219万元,财政可用收入802万元,比上年增加4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8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51元。 湍口温泉位于临安市湍口镇湍口村叶家,俗称芦获墩。距市区76公里,距杭129公里,是一处四面环山的盆地,有湍源、塘溪、沈溪、凉溪四条小溪,在盆地。汇合,然后流入昌化溪。泉水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有机物,具有很高的浴用、保健和医疗价值,是杭州地区乃至浙江省较为珍稀的天然资源。湍口镇为有开采利用价值的优质地下矿泉水,现已建井两只,1993年经浙江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技术鉴定:湍口天然矿泉水为:“锶、偏硅酸、碳酸复合型珍贵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浴疗人体都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湍口镇 - 改革开放![]() 1990年,新乡人民政府大楼落成迁址。 1994年,完成昌湍公路的拓宽,次年浇筑柏油路。1994年,塘溪村投资42万元建成1所临安市一流的村校。 1995年,筹资安装500门程控电话;镇广播电视站与临安市有线电视台联网,总共输出16套电视节目。 1996年,投资21万元对老街进行改造,并新建3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投资120余万元,建成中学第一期工程;投资50万元扩建中心小学教学楼;塘溪村全面完成2000多亩低产毛竹林改造,被确立为全市低产毛竹林改造示范点。 1998年,湍口泉水啤酒厂根据“不求所有,只求所在,唯求所活”的思路,结合啤酒厂资不抵债的实际,通过金融部门收购的形式进行转制,转制后,成为杭州巨星酿酒有限公司湍口分公司,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湍口镇 - 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该镇抓好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药材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好天目本草(药材)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开辟市场,合作社提供服务,基地和农户提供货源”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把药材推向了国际市场,最低限度地降低了种植户的经营风险。 湍口镇投入691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修筑防洪石堰10条,浇筑渠道6450米,“百里堤塘”防洪堤1216米,山塘水库除险加固1座,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工程11.2公里,完成千万农民饮水项目,安全用水达到3206人,完成宅基地复垦50亩,根据山核桃、毛竹、茶叶、蚕桑、药材等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形成长、中、短,好、快、优的产业结构,建立山核桃基地1个,香榧基地1个,蚕桑丰产基地1个,无性系茶叶良种基地200亩,07年山核桃产量达到1040吨。积极推广实用新技术,把优良品种、科学管理、优质产品有机结合,聘请科技人才进村入户进行培训和指导,全年共培训农户1000余人次。努力做好农产品的监测和病虫害的预报预防工作。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投入50万元,进行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投入近20万元对全镇的畜禽进行了疫情防治。林业生产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林种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整治河道69.5公里,生态鱼的保护得到加强。土地管理走上正轨。生态环境逐年优化,07年被评为浙江省生态乡镇。 湍口镇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奖励政策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山核加工企业在原几乎处于空白的情况下,新创办了山核桃加工企业2家;木材企业品牌意识增强,市场拓展加快,产销形势趋好。一些小、松、散、污染严重的企业得到有效关停。服务工业,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力度加大。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2.23亿元,入库税金365.2万元,完成工业投入861万元,圆满完成了全年任务。 2005年,全镇在工程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1029.5万元,车齐、凉溪7.73公里道路扩改建工程已通过市康庄办验收,并启动延伸段工程;完成勤丰、陆家的6.73公里道路扩改建工程95%的工程量;完成石室村3.4公里道路扩建工程80%的工程量,完成赤坑5.6公里和湍口至紫槽岭13公里县道公路硬化工程,完成朱贵、沈溪村的道路扩建工程招投标。全镇30个行政村,有28个村通达等级公路,其中洪岭片已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湍口镇 - 生态建设![]() 二联村投资15万余元全面实施村内河道禁渔,设立禁渔专用岗亭,制定各类禁渔规章制度,落实专人加强河道及青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使之山常青、水常绿,二联村以生态建设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06年政府已把重点区域的河道整治,加快生态镇建设作为实事之一,全镇的主要河道均实现了生态禁鱼,白色污染得到了彻底整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湍口镇建成了一批绿色校园、绿色厂区、绿色家园,投资近100万元实现了村村实行生态公墓,使之成为临安市第一批通过生态墓验收的少数乡镇之一;投资20余万元,规范镇村两级垃圾处理,扩建垃圾填埋场,建造垃圾焚烧炉;投资200万元全面实施康庄工程,使之村道洁化;大力推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全面实施农村亮化工程;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全面控制山核壳的红色污染;同时开始了对矿山污染的重点整治。 湍口镇 - 社会事业![]() 2007年,湍口镇成功举办了洪岭高山馒头节,彰显了湍口民间民俗文化,被央视七台“乡土”栏目报道;“红毛狮子”等一批民间艺术得到挖掘和发扬,湍口成为临安市第一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的乡镇;洪岭小学被评为花园式单位;湍口镇中心幼儿园顺利通过杭州市学前教育达标验收;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2‰,计划生育率为96%,二联村被申报为杭州市级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示范园区 |
![]() |
![]() |
![]() |
![]() |
![]() |
![]() |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 |
直辖市 |
|
---|
省 |
|
---|
自治区 |
|
---|
特别行政区 |
|
---|
|
![]() |
广告位3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
广告位4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